野钓,调好漂是很关键的,有的朋友说了,我在家已经调好漂了,到哪里都是一样的钓……我认为这是错误的理论,下面,我就来就这方面谈谈我个人的认识。
野钓,大部分就是在野塘进行,塘底的情况我们不熟悉,加上清水和混水、各个塘的情况不同,其水的密度也就不同了,所以,每次垂钓,重新调漂就是必然的事了……
重新调漂就是首先要找到“底”。为什么要首先在找到“底”呢?因为任何一个塘,哪怕是我们知道水下黄土底(我们这里俗称是“板”底)塘,但仍然肯定是存在着“虚底”的。
什么是“虚底”呢?“虚底”就是所有腐烂沉淀到塘底的物质还没有形成淤泥之前的沉积物。我们都知道,经过长时间的积累、所有腐烂的物质在塘底慢慢形成淤泥,而淤泥的上面仍然不但地有新的腐烂物在沉淀,在沉淀物逐步形成淤泥之前是浮在淤泥的表层的,这表层的一部分就是我们在垂钓过程中所遇到的“虚底”了。
如果,我们的漂没有调好,轻了,钓饵不着底、自己就不知道在哪个水层钓,同时,也就无法找到鱼所在的游层;重了,钓饵随着铅皮座全部落到“虚底”中,鱼看不到,那还如何能够钓上鱼来?
“虚底”,在各个水“静”期不同的时间段里,厚度皆是不同的,积水时间越长、“虚底”越厚,时间越短越薄,每从垂钓前就必须找准“虚底”的厚度,就好让钓饵浮在“虚底”之上(我见过许多农村初学钓者,就用一个铅坠,不知调漂,使钓饵连同铅坠一起落入“虚底”中,所以总是钓不上鱼来),那么,如何准确找出所钓水域的“虚底”呢?主要看漂目的显示了:
一、到了垂钓地点、选好钓点以后,首先,在家里已经调了个大概漂目的情况下,找个较深的地方,任选的漂距(一米左右),空钩抛入水,调试好今天准备钓的漂目,有的喜欢“调四钓二”的、也有的喜欢“调五钓三”的、等等……都行。
二、然后,漂调好以后就开始“找底”:将下钩挂个“像皮泥”团(不可太大、重于2到3条蚯蚓的重量即可),抛到预钓点,让漂目顶端平水。
三、去掉“像皮泥”团、看漂目上浮多少,上浮了多少目、就说明水底的“虚底”是多厚了,再将漂向下抹多少目。
四,开钓以后,再看鱼中钩情况,如果几次都是下钩中鱼,就说明调钓是成功的、就不需要再动漂了;如果几次都是上钩中鱼,就说明下钩仍然还在“虚底”层中,就慢慢再将票向下抹(注意:每次下抹一目)、直至下钩中鱼或是出现“双飞”了,那就可以放心垂钓了。
这是我个人的调钓体会,也许不一定正确,仅供朋友们参考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