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想把鱼钓好,重要的是尽力试图理解鱼的行为。水温、溶氧、食物分布、安全感是理解鱼行为的基本元素、核心因素。鱼作为变温动物,体温很接近体外水温,体外水温很大程度上决定鱼的体温,因而具有明显的趋温性。15-25度是我们常钓的鲫鲤草鳊青等鱼类最乐于接受的水温,索饵最为积极,尤以20多度最为适宜。如“春钓滩,夏钓潭,秋钓荫,冬钓阳”,其实就是根据温度去寻找鱼。
到了一个陌生水域,我们多半是根据四周岸边的地貌特征来推测水下的大致地形地貌,根据上下游、岸边地势来判断水的相对深浅,由此来确定钓位,很多情况下我们可能能做对,但因水底情况目不可视,这样做又很容易失误,比如水底有的地方有沟坎,有的地方有淹没的草地、树桩,而我们靠眼睛是看不出来的。鱼是有群体行为的动物,某一处可能钓上的鱼都偏大,而另一处可能钓上的鱼都偏小。如果已经有钓友在钓鱼了,可以不急着下竿,过去看看他们钓点的深浅、上鱼的情况,多问问他们近期各处的出鱼情况,从而能对该水域情况得到一个大致的整体的判断。
注重现场观察,有水草、芦苇、荷花、淹没的庄稼等植物的区域是我们优先应考虑的。人类活动的痕迹,岸边种有果树、庄稼地,水中扔有杂物,洗菜淘米之所,养鸡喂猪之地,也是我们不可轻易放过的位置。鱼类活动的迹象,水色的差别,鱼星,鱼浪,也是我们找到鱼的线索。抽出一把长一点的竿、装上浮漂、加个重坠,在附近各处测测深浅,前后左右多方测试,从而能判断水下坡度缓急、平坦程度、沟坎位置,由此可以确定垂钓哪个点位是比较好的。
不同的钓法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,根据钓法选择钓位、钓点时就有所差异。一处浅滩不适合手竿钓时,可能正是使用海竿的最佳之所;一片深水钓远处不合适时,也许正好适合近岸作钓;水草比较密集中间的草洞、芦苇蒲草的近根处,用长竿短线七星漂能钓得很爽,而换上台钓就会断线失钩而收获寥寥,反不如在草外缘或旁边的亮水区做窝垂钓。
老钓位,鱼儿总会常来转转;百姓种地把杂草、玉米杆、地瓜藤等东西扔弃到水里,会引得鱼儿蜂捅而至;投饵机前、鸡鸭猪牛粪抛弃之地,鱼儿会如守金山;风浪把水面杂物、微生物刮向一岸、一角,鱼儿就会跟踪而来;水草、树桩、乱石等地方微生物繁衍多,小鱼小虾多,鱼儿就会留恋忘返;沟坎、回湾、泥底、碎石底自然沉积的食物多,鱼儿就会以此为家。诸多情形,都给我们选择钓位的提供了有力线索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